10月29日,吉林省近現代史展迎來了第100000位觀眾,標志著展覽影響力與公眾參與度達到了新的高度。自8月19日啟幕以來,該展以鮮活的敘事、珍貴的文物展品與沉浸式的體驗,持續掀起觀展熱潮。
10萬級熱度背后,是歷史“活”起來、精神“傳”下去的真實寫照。據了解,吉林省近現代史展展陳空間為4400平方米,9大展區、28個單元與千余件實物共同鋪開吉林300年的壯闊畫卷。展覽以1644年為敘事起點,清晰勾勒出從清初“柳條邊”的邊疆格局,到吳大澂勘界守土、抗聯將士血沃白山,再到“三地三搖籃”工業傳奇的完整歷史脈絡。此外,展館還增設“歷史問答互動屏”“觀眾互動區”,讓厚重歷史變得可感可觸,讓不同年齡層觀眾都能找到與歷史對話的方式。
據統計,觀眾構成以省內觀眾為主體,同時,省外觀眾比例呈現穩步攀升的良好態勢,充分體現了吉林文旅融合發展的強勁吸引力和對外宣傳推廣的顯著成效。10萬觀展人次的背后,是社會各界對吉林近現代史的高度關注,也是紅色文化吸引力與感染力的生動體現。
為迎接第100000位觀眾的到來,展館精心籌備了榮譽認證、深度解讀、心聲留存、文創紀念、寓意禮贈等多重專屬福利。
據悉,講解員團隊目前日均接待場次穩定在30場左右,遇到節假日高峰時段,每10分鐘即需開啟一場講解。面對持續高漲的觀展熱情,未來,吉林省近現代史展將持續優化升級,計劃推出“三地三搖籃”系列課程,打造沉浸式戲劇、情景模擬、手工制作等場景,打造“歷史文化講堂”,邀請知名專家學者深度解讀吉林歷史關鍵節點,讓紅色教育更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