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5年山東省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全面總結“十四五”時期全省革命文物工作成效,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與挑戰,謀劃“十五五”時期重點任務,旨在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動新時代山東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運用工作再上新臺階。
會議通報了全省革命文物工作情況。“十四五”以來,山東革命文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政策法規體系日益完善,全國首部省級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地方性法規出臺,形成“1+N”政策支撐體系;資源普查全面完成,認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099處、可移動革命文物20199件/套,93個縣(市、區)入選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數量居全國首位;保護基礎不斷夯實,公布兩批共14項優秀革命文物保護工程,29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增補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展示傳播影響力持續擴大,86家備案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形成全覆蓋展示體系,5個抗戰主題展覽入選全國推介名單,紅色巡展走進對口支援地,累計展出革命文物297件/套、歷史照片527幅,接待觀眾超13.2萬人次,傳遞齊魯紅色力量。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紅色文化主題月”累計推出6900余項活動,26家革命場館與140余所高校結對共建,育人功能充分彰顯。
會上,濟南、青島、濱州、臨沂等市及相關縣區、場館負責人作交流發言,分享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實踐經驗與創新舉措。
下一步,全省各級相關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推動“多規合一”,構建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大格局;把握發展機遇,依托現有政策規劃體系,健全跨區域協調機制;聚焦重點任務,全面提升保護管理水平,嚴守安全底線;深化價值挖掘與研究闡釋,創新展示傳播方式,推動革命文物從“靜態陳列”向“動態體驗”轉變;深化文旅融合與校館協同,拓展育人功能,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建設文化強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提供豐厚精神滋養。

